齋堂鎮沿河口村災后恢復重建整村異地安置項目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公示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環保部第42號令)等相關規定,現將《齋堂鎮沿河口村災后恢復重建整村異地安置項目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主要內容進行公示。
一、基本信息
齋堂鎮沿河口村災后恢復重建整村異地安置項目地塊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沿河口村東,雙大路北側,雙大路與齋幽路交口以東500米處。齋堂鎮沿河口村災后恢復重建整村異地安置項目建設前土地使用性質為建設用地、農用地(含耕地)及未利用地,規劃用地性質為村莊建設用地。
沿河口村位于門頭溝區西部齋堂鎮北部,距鎮政府15公里。受北京“23·7”特大暴雨洪澇災害影響,沿河口村莊所有宅基地全部被洪水浸泡、淤泥倒灌。按照《門頭溝區農村地區受災群眾房屋重建安置指導意見》,沿河口村亟需進行重新選址安置。
根據2023年10月18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會議紀要第100期《關于災后恢復重建村民住宅異地安置選址方案聯審會會議紀要》,原則上同意門頭溝區組織編制的沿河口村等整村異地安置選址方案。
2024年1月5日,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沿河口村經濟合作社與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沿河城村經濟合作社簽訂了《門頭溝區齋堂鎮沿河口村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占地補償協議》。土地使用性質為建設用地、農用地(含耕地)及未利用地,規劃用地性質為村莊建設用地。
根據《關于齋堂鎮沿河口村災后恢復重建整村異地安置項目“多規合一”協同平臺初審意見的函》(京規自(門)初審函[2024]0004號)中涉及用地安全的要求,項目應當開展土壤污染現狀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報送至區生態環境局。
北京瀧濤環境修復有限公司受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人民政府委托,開展齋堂鎮沿河口村災后恢復重建整村異地安置項目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
二、資料收集、現場踏勘及人員訪談
1、資料收集
地塊現狀為齋堂鎮沿河口村災后恢復重建整村異地安置項目建設用地,歷史上存在的土地利用類型包括果園、旱地、工業用地、農村道路、農村宅基地、其他草地、其他林地及水澆地,地塊范圍用地的規劃分區為村莊建設用地。
地塊內工業用地為北京萬利達石材有限公司建設用地,北京萬利達石材有限公司屬于建筑用石加工行業。地塊周邊1km范圍內敏感目標包含村莊、地表水等;地塊周邊不存在其他工業企業。
2、現場踏勘
調查人員對齋堂鎮沿河口村災后恢復重建整村異地安置項目地塊進行了現場踏勘,地塊北靠山,南臨河,地塊內地勢西高東低。
地塊內原有構筑物已拆除,地面現被填土覆蓋,未見存留構筑物、管槽、管線等。地塊內地基處理及土地平整時,保留部分原生樹木,樹木長勢良好,未見異常。
現場踏勘工作重點關注重建安置項目平整填土、地塊南側門頭溝區沿河口村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及原北京萬利達石材有限公司建設用地。
踏勘過程中未聞到異常或刺激性氣味,本地塊和相鄰地塊未發現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異常跡象。
3、人員訪談
調查人員對齋堂鎮沿河口村災后恢復重建整村異地安置項目地塊展開人員訪談工作,訪談對象包括齋堂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沿河口村及沿河城村村委會、周邊村民、安置重建項目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工作人員等。訪談結果表明原北京萬利達石材有限公司、農用地及建設項目場地平整填土未發生過污染情況,地塊內及周邊無其他可能造成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異常情況。
三、污染識別
1、建設項目場地平整填土
齋堂鎮沿河口村災后恢復重建整村異地安置項目已經完成土地平整,地基處理工作。根據《齋堂鎮沿河口村災后恢復重建整村異地安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場地改造期間,人工填筑土石方約11萬m3。
地塊內填土來源于石羊溝和龍門口溝河道,石羊溝取土位置位于地塊西北方向約2km處,龍門口溝取土點位于地塊西側約5km處,取土點周圍植被生長正常,土壤無異味,取土點周邊無其他工業企業或者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地塊內填土受污染的可能性較小。
2、農用地
地塊西部原屬于沿河口村集體用地,地塊中部和東部原屬于沿河城村集體用地,調查地塊范圍內及周邊農用地未被劃分為安全利用類及嚴格管控類耕地。地塊內原農用地部分農業生產期間,灌溉水水源為石羊溝山間泉水,水源地上游及周邊無工礦企業和畜禽養殖企業。地塊內及周邊農用地歷史上不涉及工礦用途、規模化養殖、有毒有害物質儲存與輸送,危險廢物或固體廢物堆放、傾倒、處置利用、填埋等;不曾使用較難降解的農藥或產出的農產品污染物含量超標;不存在工業廢水污染或為污水灌溉區;不曾涉及污染事故;不存在其它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情形;未發現地塊內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存在被污染的跡象;不存在來自周邊污染源的污染風險。調查范圍內,農用地不存在土壤污染的情形。
3、北京萬利達石材有限公司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2019修改版),北京萬利達石材有限公司所屬行業大類為30非金屬礦物制造業,中類為302磚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小類為3032建筑用石加工。
企業生產工藝有切割、干法磨邊、濕法打磨、檢驗等環節,生產工藝不涉及石材修補、粘接工序,無須使用膠水;項目切割、磨邊等工序為帶水作業。加工過程產生的粉塵被帶入噴淋水中,通過作業區地面的明溝進入沉淀池,經處理后循環使用,不需外排。
企業生產過程中生產廢水為濕法作業和水噴淋產生的含塵污水,主要污染物為SS、石材粉末(成分為SiO2、CaO和CaCO3等)。含塵污水進入沉淀池充分沉淀,上層清水通往積水池循環使用,不需外排。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石材碎料和沉淀底泥等,均可以外售后資源化利用。
綜上,北京萬利達石材有限公司的行業類型不屬于《關停退出工業企業原址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查指南》(DB11/T 2216-2024)中需納入土壤污染風險臺賬的行業類別;企業生產工藝及產生的“三廢”不存在對土壤造成污染的情況。企業生產活動對土壤造成污染的可能性極小,不會對地塊產生不利影響。
4、門頭溝區沿河口村農村污水處理設施
門頭溝區沿河口村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位于調查地塊南側,劉家峪溝北側,所在區域地勢北高南低,污水處理設施位于調查地塊下游區域。
沿河口村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成時間及運行時間均為2019年,主要用于收集處理沿河口村生活污水,主管單位為門頭溝水務局,運營單位為北京清齋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處理規模30m3/日,由處理工藝為多級AO+連續流活性砂過濾法,出水標準為《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11/307-2013)表2村莊生活污水處理站排入地表水體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A排放限值。
現場踏勘期間,污水處理設施及周邊區域未見污染痕跡,且污水處理站地勢低于本次調查地塊,位于調查地塊下游。綜上,污水處理設施不會對調查地塊土壤造成不利影響。
四、現場快速檢測
本次調查對填土來源處、地塊內及周邊表層土壤使用快速檢測設備XRF、PID進行現場快速檢測,其中石羊溝處布置現場快速檢測點位3個,龍門口溝處布置現場快速檢測點位4個,地塊內及周邊布置現場快速檢測點位31個,背景點1個。快檢結果顯示各點位監測指標間與背景值均無較大偏差,各檢出項檢測結果均低于《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第一類用地篩選值,填土受污染的可能性較小,地塊內土壤環境狀況可接受,對人體健康風險可以忽略。
五、結論
本次調查依據《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19)第一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程序,對齋堂鎮沿河口村災后恢復重建整村異地安置項目地塊進行了資料收集、現場踏勘、人員訪談及現場快速檢測工作,判定調查地塊內土壤環境狀況可以接受,本次調查活動可以結束。
《齋堂鎮沿河口村災后恢復重建整村異地安置項目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點擊下方鏈接下載查看。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DSVLOX7Kw_xXveAo5xGXpw
提取碼: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