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喬布斯的理念錯了?關于激情假設,這本書另有說法
做你愛做的事,錢就來了?
相信不少人對這個說法深信不疑,甚至堅定地認為,做喜歡的工作才能有所成就。連大名鼎鼎的喬布斯,都堅守“成就大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熱愛自己所做的事”的理念。“追隨內心激情”的職業建議,成為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理想選擇。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追隨自己的激情真的正確嗎?“這種假設既是錯誤的,也是有潛在危害的。”楊陽說。
2021年11月12日,瀧濤環境讀書分享會,楊陽選擇卡爾·紐波特的《優秀到不能被忽視》進行了深度分享,與分享會成員針對“激情假設”問題展開了“激情討論”。
在一般的職業規劃指導中,強調找到內心激情,全力以赴,成為人生贏家,但卡爾·紐波特對這種說法提出了批判與挑戰。
楊陽表示,有關激情,科學可以告訴大家幾點真相,如職業激情是稀缺的,激情需要時間,激情是精通的副產品。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拒絕激情假設,樹立工匠思維勝過激情思維的觀念。
激情思維為何不如工匠思維?激情思維關注的是世界能為自己帶來什么,驅動力“我是誰”“我喜歡什么”;工匠思維則以產出為中心,不去擔心工作是不是剛好合適,而是努力讓自己真正優秀起來。這是二者本質上的區別。
“成就大事的特質是創造力、影響力和自主力。”楊陽介紹,卡爾·紐波特提出了“成就大事的職場資本理論”,即成就大事的特質稀缺而寶貴,個人需要提供稀缺而寶貴的技能作為交換。這些稀缺而寶貴的技能可視為一個人的職場資本。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讓自己變得優秀到不能被忽視,需要經過刻意練習。刻意練習的好處是,它會讓你度過?“高原期” ,從而進入少有競爭者的天地,而壞處是,很少有人能實現這一成就,因為它通常是“令人愉悅”的對立面。
楊陽從判斷自己身處哪一種職場資本市場、識別出自己的資本類型、定義”優秀“、“拉伸”與“摧毀”、要有耐性等五大步驟,分享了刻意練習需要注意的各個環節,以及重要性。
關于自主力與使命感,楊陽指出,通過在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上賦予人們更多的自主力,會提高人們的幸福感、投入程度以及滿足感;使命感則回答了“我的人生應當怎樣度過”這個問題,能夠使你將精力都集中到某個有用的目標之上。
“不要執迷于尋找自己真正的‘天職’,而是要掌握稀缺而寶貴的技能。一旦你積累到了這些技能所產生的職場資本,就要明智地運用好它。”楊陽說,你可以用它來獲取在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上的自主力,以及用來找到并實踐某項改變人生的使命。要知道正確的工作勝過正確的工作。
最快樂、最有激情的不是那些將激情化為工作的人,而是那些做的足夠久而擅長于自己所做事情的人。